毫不掩飾的野性。KAWASAKI Z1000 '04

自從Diablo650售出後。原以為反正大重也嚐鮮過了。應該滿足了。

便把CAIO認真地整理了一番,想說下半輩子就這樣了吧。

但事實證明,人畢竟是靠慾望生存的。
在新工作確定錄取後,騎了兩次CAIO去面試。雖然路途短短的幾分鐘而已。
但心中突然覺得...幹..人生就這樣了嗎?
看著戶頭賣掉DIABLO的錢,本來想爽爽生活用的錢..本來想買些奢侈品的錢...
明明心中知道不是好想法,但還是手賤的打開了露天。
搜尋起SV1000。沒錯...最初是想買一台中古SV1000的。

會想買SV1000,應該是當初在豹基時。受到煥仔當時騎的SV1000影響太大。
加上我真的很喜歡SV1000N這種沒有太多修飾,單純的機械美感。
但事與人違,原本決定要看車的前一晚,車主把車賣掉了。似乎也說明了我與SV1000沒有緣分。
因為得知消息後,我就立刻聯絡另一位賣家,相約去看車。是一台露天車價最低的SV1000。而且上架很就了
雖然一開始就知道這台狀況應該不好,但當下看到車時真的差點傻眼。
原以為以當年可以整理DIABLO的能力,只要本質OK,我就還能接受。
但這台SV...第一眼一看就是整台銹斑。鍊條爛掉,前後避震嚴重漏油。當下還以為我是不是看到零件車。
想說外觀差就算了,煩請車主發動車子,量個電壓。媽呀...不到12V。又一台掛電盤的SV。
當下立刻放棄。回到家。打開露天,剩下SV都是破16萬以上的車。當下就面臨一個抉擇了。
狠下心,順從慾望買下去。
或是
放棄SV,改買Z1000。
因為同年份的Z1000也差不多16附近。
左思右想。想到隨便看一台SV1000就抽中爆電盤的。再考量了一下自己的人品。
再以Z1000當年比SV高出近10萬的售價。
此時似乎Z1000是不錯的選擇。
馬力與扭力曲線也與SV相差無幾。於是就找了台14的Z1000,南下去看車了。
說是看車其實是辦過戶了。當下看到實車真的覺得沒有甚麼好挑的了。
狀況很好,除了後殼有摔爆修補過,前框有小傷。但整體而言不是那種無法處理的狀況。
應該說..以十幾年車,第三手來看。真的很新。於是當天就騎回家了。

西濱回來路上。原以為是避震太軟調。
過彎時總覺得很晃。後來才發現是胎壓太低的緣故。
整體而言,與Diablo真的是天與地的差別。無論是騎乘感,還是速度上。
一個字,就是穩。而且騎乘三角輕鬆無比。
不像DIABLO只要騎上半小時,我右手手掌一定痠痛。
高速時也不用像Diablo一樣總是要握緊龍頭。深怕一不小心就噴出去了。
但極速上一樣只到170左右,風壓就壓得自己受不了了。也許NK真的不適合高速吧。
但至少Diablo是極限170,Z1000是用170巡航。

回家後仔細地巡了一下車子。
真的幾乎沒有甚麼好挑的。
也不得不說大陸橡膠真的是...人家日本像膠過了13還是軟Q軟Q,連裂痕都沒有。
DIABLO線組才三年就硬的跟竹籤一樣,怎麼比。
Z1000 冷卻水管,工業像膠用了13年。一點裂都沒有。
Diablo矽膠水管,用了三年居然有硬化跡象。
唉.....
更別提塑膠卡榫,居然能被我拆裝好幾次也沒碎掉。
台灣,大陸的。應該一拆就爆了吧。
當然新車來該換的基本還是換一換。LED大燈,行車紀錄器。
前改CB400 14mm總泵。Diablo650可調離合器拉桿。(真的是經濟改裝)


為何不改RCS咧..原因很單純...沒錢...
連金屬油管我都沒預算去弄了。應該說..懶得弄。
想到要排h型油路空氣手就抖了....


Z1000最吸引我的就是後方四出管。
所以當時有另一台便宜Z1000在台北。但因為對方有改雙出。不是原廠管,當時就放棄了。
Z1000整體線條雖然沒有SV那樣的露骨,但感覺就是豪放中又帶有點圓潤。
相比之下後面幾代就有些浮誇了。無論是尾段設計,還是車台造型。
不過..嘛...反正我預算也買不起就是了。
---
0509更新
最終還是把金屬油管換上去了。
順便後來另也更新。
下方追加了LED霧燈。還有水箱旁裝了側邊方向燈。
在路上騎乘嚴格來說其實很輕巧。
但跟DIABLO比,依然還是拖泥帶水些。也許這就是四缸特性吧。
0509更新
最終還是把金屬油管換上去了。
順便後來另也更新。
下方追加了LED霧燈。還有水箱旁裝了側邊方向燈。
在路上騎乘嚴格來說其實很輕巧。
但跟DIABLO比,依然還是拖泥帶水些。也許這就是四缸特性吧。
在速度保持上,也確實要多些心力。
油門反應很快,但低轉動力確實不行。要時常保持高轉才能以活潑調性前進。
但偏偏高轉時的震動會讓人有所退卻。
但整體而言,我覺得一代Z做工還是算是精細。十幾年的車只有缸頭蓋滲油。
拆裝時真的被緊湊的設計搞死,很多東西都塞在一個600級距車架內。這樣一想應該不難體會。
在高速西濱下,車體保持整很好的穩定性。但在山路時,穩定性反而成了傷害
路線選擇變的彈性很少。一旦確定後幾乎沒有改變的空間。
如果位在高轉速下進灣,重心轉移變得非常重要。
整體而言確實也是如它的定位設計一般。
是一台輕巧靈活的街車。
但要拿去做激烈運動風格的事,Sorry...還是交給6R或10R這種車吧。
留言
張貼留言